Bottom navigation bars allow movement between primary destinations in an app.
— material design
因此可以看見幾乎所有需要切換功能的App都會有此設計,位置可能是上面是下面不一定,個人認為在Android使用者習慣上一頁按鈕的情況下,為了避免誤觸行為,考慮把Bar換成書籤Tab的方式是蠻好的作法,畢竟沒有下一頁的概念,點錯就真的回不去,但大多數App都越來越靠近在兩種平台設計一致的情形下,大部份的設計會往下靠攏。
那在設計上需要怎麼開呢?
iOS
蘋果提出了safe area的概念同時給設計與工程,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差異在圓弧腳的銀幕須保留更多的上下空間,扣除掉功能,其餘才是展現內容的安全範圍。
以iphone 11, iphone 12為例,保留最下面回首頁位置的34pt,其餘想開多少就開多少(?才怪),因此加上原先預設高度49pt,新的nav bar是83pt
iOS的部分開 (34pt) + (大於等於49pt) =你設計App的高度
Android
Android直接乾脆地說
- Width of each action: The width of the view divided by the number of actions (with a max of 168dp and a minimum of 80dp)
- Height: 56dp
- Icon: 24 x 24dp
因此當在設計btm nav這塊的時候,若同時考量到兩種平台的設計,iOS需要考量到 Home indicator,這樣在相對較自由的Android開發下就可以以其中一個平台方的nav去對照高度。
Hello大家好🙋♀️🙋♀️🙋♀️
我是MIKuo,住在台北的郊區木柵,講話可能都有點Rap(?),目前任職於Taiwan AILabs,在介面設計的路上努力學習中!如果有任何想討論的,或是我說錯的都歡迎聯絡我
👇👇👇
micky55212@gmail.com